为人父母的你与孩子换位体会一番趾高气扬的被骂后,会不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所改变?

来自 小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人父母的你与孩子换位体会一番趾高气扬的被骂后,会不会对孩子教育方式有所改变N1P爱阅读

孩子是那么愿意原谅妈妈,是那么渴望和妈妈情感的连接。如果你愿意,你是可以给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尾的。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孩子,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么,就请你怎样对待孩子吧!下面是爱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N1P爱阅读

每个爱吼孩子的妈妈,都应该体会一下被骂的感觉N1P爱阅读

01N1P爱阅读

那个女人高高地站在椅子上,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直戳戳地指着我,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N1P爱阅读

“我都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N1P爱阅读

“这么大了,什么都不会做,你说你还能干点啥?”N1P爱阅读

“今天老师又找我了,考试成绩全班又倒数,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搁?”N1P爱阅读

“你就不能给我争点气?”N1P爱阅读

“你还要不要脸?”N1P爱阅读

……N1P爱阅读

我蹲在地上,仰着脸看着她,看她的嘴一张一合,看她的手对我指指戳戳。N1P爱阅读

我像被扔进狂风暴雨里,那些话像冰雹一样,噼里啪啦砸在我身上,我没地躲没处藏,只能一动不动地受着。N1P爱阅读

我以为我麻木了,可是那间或而出的带有人格贬损的字眼,那么刺耳,像小鞭子一样抽得我心里一紧一紧的。N1P爱阅读

我很想哭。N1P爱阅读

我一个劲儿告诉自己,这是在课堂上,这只是一个小练习,这不是真的。N1P爱阅读

我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甚至还露出了一个微笑,表明我知道这是演戏。N1P爱阅读

但我知道,这个笑容肯定很难看,因为我觉得我快要忍不住哭出来了。N1P爱阅读

02N1P爱阅读

这是前段时间我参加的正面管教课上的一个小活动,两人一组,轮流扮演发火的妈妈和挨骂的孩子。只能说,我的搭档演得太逼真了。N1P爱阅读

活动结束后,我问她:“你在家也这么吼孩子吗?”她说,她几乎没吼过孩子,但她是老师,看过太多家长这么吼孩子N1P爱阅读

这个小练习深深地触动了我。N1P爱阅读

这几年学习心理学,让我知道了吼孩子是不对的。吼骂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我可以娓娓道来,滔滔不绝。N1P爱阅读

嗯,道理我都明白,我也是努力去这么做的。N1P爱阅读

但是,当这一次,当我处在孩子的角度,亲身感受“妈妈”的吼骂,我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一个孩子彼时彼刻的感受。N1P爱阅读

无助,羞耻,委屈,愤怒,自责……N1P爱阅读

我已经弄不清“妈妈”在说什么,只觉得她的话就像连珠炮,打得我晕头转向,遍体鳞伤。N1P爱阅读

我也不想去弄清她在说什么,下意识地想把她的话屏蔽掉。只有变得麻木,才能少受一些伤害,让我心里少痛一点。N1P爱阅读

我默默地捱着,觉得自己缩成了一个小团,越缩越小,最好缩到“妈妈”看不见,只希望这场吼骂早点结束。N1P爱阅读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原来,当我们吼孩子时,孩子的感受是这样的。N1P爱阅读

03N1P爱阅读

我以为这就很受触动了,没想到,第二天还有一个更震撼的活动环节。N1P爱阅读

两个人扮演孩子,六个人扮演妈妈。“妈妈”们站在椅子上,面朝外围成一圈。“孩子”依次走到每个“妈妈”面前,对“妈妈”说:“我只是个孩子,我只想要价值感和归属感。”N1P爱阅读

“妈妈”回报的是一通吼。吼什么都可以,由妈妈们根据日常情景自由发挥。N1P爱阅读

吼完了,“孩子”走到下一个”妈妈”那里继续被吼。N1P爱阅读

那些妈妈们吼的内容啊,真的是再熟悉不过,都是平时吼孩子的场景再现——神情、语调、用词,每一个妈妈几乎都是“本色出演”。N1P爱阅读

当我们吼孩子时,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N1P爱阅读

当作为旁观者,看到不同的妈妈同时用同一种方式在吼,真的让人内心震撼——原来我是那么凶啊!N1P爱阅读

作为“孩子”,如此密集地被一个又一个“妈妈”吼,内心的震撼估计要比我们这些旁观者大几十倍。N1P爱阅读

一个“孩子”还没走完一圈,就已经受不了了,退到一旁哭了。N1P爱阅读

另一个“孩子”,起初会桀骜地仰起头,直视着“妈妈”,眼神里充满了倔强和叛逆,然而走完一圈下来,她再也绷不住了,一下子哭了。N1P爱阅读

六位“妈妈”也哭了,有的是自责的哭,有的是心疼的哭,还有的,唤起了小时候被父母吼的感受,泪流满面。N1P爱阅读

老师“趁火打劫”,揽住两个“孩子”:“你们那么伤心,我家有很多好喝的酒,我们一起去喝点酒,开心一下,好吗?”N1P爱阅读

两个“孩子”不假思索地答应了。N1P爱阅读

一时间,场内场外都静默了。N1P爱阅读

04N1P爱阅读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有所触动,陷入沉思,或者自责?N1P爱阅读

如果你愿意,吼骂之后,还可以有另一种结尾。N1P爱阅读

在第一个活动环节中,“妈妈”吼完后,老师说,请“妈妈”就刚才吼的行为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和孩子一起商量,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解决。N1P爱阅读

这一次,“妈妈”和我面对面坐着,她拉着我的手,看着我的眼睛,温和地说:“宝贝,妈妈刚才吼你了,妈妈不应该这样做,对不起,你能原谅妈妈吗?……”N1P爱阅读

我的内心一下子变软了,好像什么地方被触动了,那种感觉软软的,酸酸的。我又有些想哭的感觉,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嗯,好的。”N1P爱阅读

这次我用了更多的力才忍住没哭。N1P爱阅读

原来,温柔比粗暴更有力量,更能直抵一个人的内心。N1P爱阅读

第二个活动N1P爱阅读

老师让两个“孩子”再次走一圈。这一次,每位“妈妈”对”孩子”说的都是鼓励尊重温暖的话。N1P爱阅读

这一次,每位“妈妈”说完,都忍不住拥抱了“孩子”。N1P爱阅读

“母子”两人久久地拥抱。N1P爱阅读

谅解,平静,温馨,柔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N1P爱阅读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又连接上了。这种连接,让孩子心安,有了归宿感,哪里也比不上家的温暖,比不上妈妈的怀抱。N1P爱阅读

老师再次邀请“孩子们”去喝酒,两个“孩子”摇了摇头:“不去了,我想回家。”N1P爱阅读

这不是规定台词,这是她们发自内心的回答。N1P爱阅读

05N1P爱阅读

我们当了太久的大人,早已忘了当孩子是什么感觉。N1P爱阅读

你以为只是措辞严厉了一些、语气重了一些,但在孩子心里,掀起的就是狂风暴雨。N1P爱阅读

作为成人,都受不了这样的言语攻击,何况一个弱小的孩子。每一次的吼骂,都是对孩子意志的摧残。N1P爱阅读

大人受不了,可以躲得远远的,可是孩子呢,他最依恋的妈妈变成了随时会爆发的火山,无处躲藏,这该是一种多么绝望、无助的境况。N1P爱阅读

他能做的无外乎这几种:N1P爱阅读

1、缴械投降,被妈妈的情绪吞没,自我变得弱小。你会得到一个乖孩子,嗯,只是他会有些胆怯、自卑。N1P爱阅读

2、变得自暴自弃,调皮捣蛋,软硬不吃,俗话说的滚刀肉。你拿他束手无策,直哀叹:我怎么养了这样一个孩子N1P爱阅读

3、或者,变得暴戾、叛逆,等他有了足够力量,就会和你对着干。你会得到一个恨你的孩子N1P爱阅读

很多妈妈说:道理我都懂,但是情绪上来了就是忍不住。N1P爱阅读

嗯,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N1P爱阅读

不过,现在我多了一种解决办法:N1P爱阅读

也许,我们需要花上几分钟,重新做一回孩子N1P爱阅读

当你亲身体验到被妈妈吼的感受,你可能在下一次忍不住的时候会有所克制了。N1P爱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1P爱阅读

有人会问:我已经吼了孩子,我该怎么办?不能吼孩子,我该怎么管他呢?N1P爱阅读

其实,上面的两个练习已经给出了答案N1P爱阅读

孩子是那么愿意原谅妈妈,是那么渴望和妈妈情感的连接。N1P爱阅读

如果你愿意,你是可以给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尾的。N1P爱阅读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孩子,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么,就请你怎样对待孩子吧! N1P爱阅读

1.打骂教育孩子的坏处N1P爱阅读

2.孩子教育问题讨论:该不该打骂孩子N1P爱阅读

3.父母打骂教育孩子的危害N1P爱阅读

4.孩子犯错了如何科学的教育批评N1P爱阅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