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

来自 阿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S1T爱阅读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S1T爱阅读

  一、电荷S1T爱阅读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S1T爱阅读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S1T爱阅读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S1T爱阅读

  摩擦起电S1T爱阅读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S1T爱阅读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S1T爱阅读

  3、两种电荷:S1T爱阅读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S1T爱阅读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S1T爱阅读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S1T爱阅读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S1T爱阅读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S1T爱阅读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S1T爱阅读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S1T爱阅读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S1T爱阅读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S1T爱阅读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S1T爱阅读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S1T爱阅读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S1T爱阅读

  拓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S1T爱阅读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S1T爱阅读

  二、电路S1T爱阅读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S1T爱阅读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S1T爱阅读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S1T爱阅读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S1T爱阅读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 电路闭合S1T爱阅读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S1T爱阅读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S1T爱阅读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S1T爱阅读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S1T爱阅读

  8.电路的基本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S1T爱阅读

  9.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断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绝对不允许。S1T爱阅读

  10.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必须记住各种电路元件符号)S1T爱阅读

  11.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S1T爱阅读

  12.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只需一个;各个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电流路径有且只有一条。S1T爱阅读

  13.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条支路之间互不影响)S1T爱阅读

  14.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可以不止一个;各个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电流路径不止一条。S1T爱阅读

  15.判断串联、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S1T爱阅读

  分流法:观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如果电流有分支,则电路为并联;如果电流没有分支,则电路为串联。S1T爱阅读

  断路法:将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观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继续工作。如果其他用电器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串联。S1T爱阅读

  电路工作特点法:观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如果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则电路为串联。S1T爱阅读

  方法: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如果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先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线,然后再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S1T爱阅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