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难点归纳

来自 小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难点归纳参考hkK爱阅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难点归纳好了吗?高考的历史科目有很多必背的考点,大家在考前一定要多温习这些知识,争取熟练掌握重要考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难点归纳,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hkK爱阅读

高考历史必背<a href=https://www.ilr.com.cn/tags/1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知识</a>难点<a href=https://www.ilr.com.cn/tags/13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归纳</a>hkK爱阅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难点归纳hkK爱阅读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hkK爱阅读

1、主要思想hkK爱阅读

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hkK爱阅读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hkK爱阅读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述乱而无所收获。hkK爱阅读

2、庄子简介hkK爱阅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hkK爱阅读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hkK爱阅读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hkK爱阅读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hkK爱阅读

因果型历史选择hkK爱阅读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hkK爱阅读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hkK爱阅读

推理型选择hkK爱阅读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hkK爱阅读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hkK爱阅读

历史考试复习计划hkK爱阅读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hkK爱阅读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及创新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hkK爱阅读

第一周复习课本内容第一、二单元hkK爱阅读

第二周复习课本内容第三、四单元hkK爱阅读

第三周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hkK爱阅读

第四周综合复习,利用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并进行查漏补缺。hkK爱阅读

例:第二单元复习题hkK爱阅读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P22hkK爱阅读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西周hkK爱阅读

时间公元前20__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hkK爱阅读

建立者禹(启继承-"家天下"开始汤周武王hkK爱阅读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hkK爱阅读

都城阳城亳、殷镐京hkK爱阅读

末代国君夏桀(暴君)商纣王(暴君)周幽王(昏君)hkK爱阅读

(公元前771年)hkK爱阅读

______公元计算(公元前558年用世纪和年代表述;你出生在多少世纪多少年代;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8世纪比公元前19世纪;西周建立距你出生多少年)hkK爱阅读

________西周经济:1、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2、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普遍3、建筑物开始使用瓦hkK爱阅读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P28hkK爱阅读

实行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hkK爱阅读

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内容:P28两点(P33材料读)hkK爱阅读

历史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治hkK爱阅读

贵族、平民与奴隶(社会网络示意图P)hkK爱阅读

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双重手段(作用)hkK爱阅读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P34hkK爱阅读

背景:周王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先后出现"春秋五霸"(齐、宋、晋、秦、楚)hkK爱阅读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富兵强,成为第一个霸主hkK爱阅读

概况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成为中原霸主hkK爱阅读

楚庄王:必之战打败晋国,成为中原霸主hkK爱阅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地图)hkK爱阅读

政治外交策略:"合纵"、"连横"hkK爱阅读

__________成语(见大题)hkK爱阅读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P41hkK爱阅读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铁器(春秋)牛耕(战国)广泛使用(引起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hkK爱阅读

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铁器牛耕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春秋战国时期)hkK爱阅读

发社会变革历史背景hkK爱阅读

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hkK爱阅读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强兵:奖励军功;(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hkK爱阅读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卫鞅、秦孝公)行县制;统一度量衡hkK爱阅读

历史意义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hkK爱阅读

(历史作用)并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kK爱阅读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商朝)P46hkK爱阅读

龟甲、兽骨甲骨文汉字(意义)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hkK爱阅读

铸刻在青铜器金文hkK爱阅读

代表hkK爱阅读

C、司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hkK爱阅读

__________列举商朝以前的三项世界之最hkK爱阅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