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

来自 路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一起看看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欢迎查阅!y5q爱阅读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1

y5q爱阅读

教学目标y5q爱阅读

1.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y5q爱阅读

2. 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y5q爱阅读

3.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y5q爱阅读

重、难点y5q爱阅读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y5q爱阅读

教学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y5q爱阅读

器材准备y5q爱阅读

天平、量筒、烧杯、水、铁块、木块等y5q爱阅读

教学过程y5q爱阅读

一、新课引入:y5q爱阅读

播放有关大型飞机的图片,提出问题:y5q爱阅读

1.如果你是设计师,在设计制造飞机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y5q爱阅读

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y5q爱阅读

2.有同学说,“铁块比木块重”这句话对吗?y5q爱阅读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即使体积相同,质量也y5q爱阅读

不一样,并由此引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课题。y5q爱阅读

二、新课教学y5q爱阅读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y5q爱阅读

1.猜想与假设y5q爱阅读

学生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y5q爱阅读

可能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y5q爱阅读

质量与体积是不是成正比。y5q爱阅读

……y5q爱阅读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y5q爱阅读

围绕要探究的的课题,可设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y5q爱阅读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择哪些测量工具?y5q爱阅读

(2)选取哪些物质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物质种类是多一些好,y5q爱阅读

还是少一些好?在选取研究对象上还有什么具体要求?y5q爱阅读

(3)实验步骤有哪些?记录数据的表格怎样设计?y5q爱阅读

对于以上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同学交流,y5q爱阅读

明确实验的思路和做法,以保证下面实验的顺利进行。y5q爱阅读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y5q爱阅读

学生分组实验,把同种物质的物块增加至3块,部分小组测量水和y5q爱阅读

酒精等液体。y5q爱阅读

4.分析与论证y5q爱阅读

实验结束后,把各组测得的数据汇总起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所有y5q爱阅读

同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y5q爱阅读

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出示下面的讨论题:y5q爱阅读

根据你的实验数据分析:y5q爱阅读

(1)比较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y5q爱阅读

不同的铁块有什么相同点?y5q爱阅读

(2)比较不同的木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y5q爱阅读

不同的木块有什么相同点?y5q爱阅读

(3)铁和木材这两种不同物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y5q爱阅读

通过讨论交流,最后明确:y5q爱阅读

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y5q爱阅读

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y5q爱阅读

引导学生认识到:y5q爱阅读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y5q爱阅读

5.得出结论y5q爱阅读

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密度。y5q爱阅读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y5q爱阅读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上密度的定义,y5q爱阅读

思考比较:“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与“某种物质质量与体y5q爱阅读

积的比值”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明确二者表述的物理含义是一致的。y5q爱阅读

6.评估y5q爱阅读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反思不足和疏漏,提出改进y5q爱阅读

措施。y5q爱阅读

(二)密度公式与密度单位y5q爱阅读

讨论:①由密度的概念怎样计算密度,能否用公式表示?y5q爱阅读

怎样由密度的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y5q爱阅读

(1)密度公式:y5q爱阅读

(2)密度单位:y5q爱阅读

根据密度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则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y5q爱阅读

除以体积单位组成,这是组成复合单位的方法y5q爱阅读

最常用的密度单位有kg/m3和g/cm3。y5q爱阅读

示范密度单位换算:y5q爱阅读

y5q爱阅读

小结y5q爱阅读

1. 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y5q爱阅读

2. 密度单位的换算y5q爱阅读

3. 实验过程反思y5q爱阅读

练习设计y5q爱阅读

1.一定量的水结成冰,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体积________,它的密y5q爱阅读

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y5q爱阅读

2.体积是0.5dm3的蜡块,质量是0.45kg,这种蜡块的密度是_____ kg/m3,y5q爱阅读

如果将蜡块切去3/4后,剩余蜡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y5q爱阅读

3.为了研究物质的密度,某同学用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测得四组数据y5q爱阅读

填在了下列表中:y5q爱阅读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y5q爱阅读

1 铝块1 54 20 2.7y5q爱阅读

2 铝块2 108 40 2.7y5q爱阅读

3 松木1 10 20 0.5y5q爱阅读

4 松木2 108 216 0.5y5q爱阅读

分析上表,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y5q爱阅读

A.同种物质构成的两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y5q爱阅读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y5q爱阅读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不同的y5q爱阅读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不同的y5q爱阅读

选择上述结论填入以下几个空格中:y5q爱阅读

⑴比较1、2(或3、4)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y5q爱阅读

⑵比较1、3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y5q爱阅读

⑶比较2、4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y5q爱阅读

4.人们常说“黄金比铁重”,这句话若用科学语言表述,应当是( )y5q爱阅读

A.黄金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B.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y5q爱阅读

C.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小 D.黄金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y5q爱阅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5q爱阅读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y5q爱阅读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y5q爱阅读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103kgy5q爱阅读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y5q爱阅读

6.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y5q爱阅读

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y5q爱阅读

A.y5q爱阅读

B.y5q爱阅读

C.y5q爱阅读

D.y5q爱阅读

7.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y5q爱阅读

松木块做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y5q爱阅读

(1)请你在图提供的方格纸上,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y5q爱阅读

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y5q爱阅读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y5q爱阅读

(要求写出两条)根据结论,可引入什么物理量?y5q爱阅读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2

y5q爱阅读

教学目标y5q爱阅读

1.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y5q爱阅读

2.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y5q爱阅读

3.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y5q爱阅读

重、难点y5q爱阅读

教学重点: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y5q爱阅读

学生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硬币密度的实验过程;y5q爱阅读

运用密度公式 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y5q爱阅读

教学难点: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y5q爱阅读

器材准备y5q爱阅读

天平、量筒、硬币、烧杯、水等y5q爱阅读

教学过程y5q爱阅读

一、新课引入y5q爱阅读

出示实物,问:y5q爱阅读

1.猜一猜,这枚硬币是用什么金属制造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y5q爱阅读

2.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y5q爱阅读

3.怎样知道这个不规则石块的体积?y5q爱阅读

4. 现有一大卷细铜丝,如果不拆开,你能测定出它的长度吗?y5q爱阅读

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新课。y5q爱阅读

二、新课教学y5q爱阅读

(一)学查密度表y5q爱阅读

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y5q爱阅读

理解y5q爱阅读

阅读密度表并思考:y5q爱阅读

(1)金、铜、铁、冰、水银、水、氩、氮的密度各是多少?y5q爱阅读

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y5q爱阅读

(2)金与铜、冰与水、氩与氮相比较,哪种物质的密度大?y5q爱阅读

(3)从表格中,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y5q爱阅读

(二)测物质的密度y5q爱阅读

活动2 测硬币的密度y5q爱阅读

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上列举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y5q爱阅读

进行探究活动y5q爱阅读

思考:y5q爱阅读

(1)根据密度公式 ,要测量硬币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y5q爱阅读

(2)硬币的质量怎样测量?硬币的体积怎样测量?y5q爱阅读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y5q爱阅读

(4)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y5q爱阅读

(三)课题讨论y5q爱阅读

1.如何测液体(水)的密度y5q爱阅读

仿照上面的做法,写出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样做误差小。y5q爱阅读

(1)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2)根据密度公式,确定要测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3)根据要测的物理选择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4)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确定实验步骤。y5q爱阅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5q爱阅读

(5)根据要测的物理量和计算的物理量(密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y5q爱阅读

2.请你使用小刀、天平、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y5q爱阅读

3.如何测铅球的密度。y5q爱阅读

4.漂浮体、易吸水的物体等y5q爱阅读

(四)课本例题分析,注意解题的规范性。y5q爱阅读

课前几个问题处理。y5q爱阅读

小结y5q爱阅读

1.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y5q爱阅读

2.运用密度鉴别物质y5q爱阅读

3.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y5q爱阅读

练习设计y5q爱阅读

1.一块冰化成水后 ( )y5q爱阅读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密度变大,质量不变y5q爱阅读

C.密度变小,质量不变     D.密度变小,质量变大y5q爱阅读

2. 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y5q爱阅读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y5q爱阅读

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y5q爱阅读

C.铜球可能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y5q爱阅读

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y5q爱阅读

3.一边长为2cm的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y5q爱阅读

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y5q爱阅读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y5q爱阅读

金 19.3 铝 2.7y5q爱阅读

银 10.5 铁 7.9y5q爱阅读

A.金y5q爱阅读

B.银y5q爱阅读

C.铝y5q爱阅读

D.铁y5q爱阅读

4.某施工工地购入横截面积为1cm2的钢筋7.9t,求这些钢筋的长度。y5q爱阅读

5.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y5q爱阅读

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y5q爱阅读

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y5q爱阅读

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g/cm3。y5q爱阅读

6. 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y5q爱阅读

请你写出:y5q爱阅读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y5q爱阅读

⑵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y5q爱阅读

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y5q爱阅读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y5q爱阅读

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y5q爱阅读

⑵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y5q爱阅读

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y5q爱阅读

⑶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y5q爱阅读

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y5q爱阅读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3

y5q爱阅读

教学目标y5q爱阅读

1.知识与技能y5q爱阅读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y5q爱阅读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y5q爱阅读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y5q爱阅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y5q爱阅读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y5q爱阅读

教学重、难点分析y5q爱阅读

1.重点:速度的计算y5q爱阅读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y5q爱阅读

教学过程y5q爱阅读

(一)引入新课y5q爱阅读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y5q爱阅读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y5q爱阅读

(二)讲授新课y5q爱阅读

1.速度y5q爱阅读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y5q爱阅读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y5q爱阅读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y5q爱阅读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y5q爱阅读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y5q爱阅读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y5q爱阅读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y5q爱阅读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y5q爱阅读

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y5q爱阅读

v=s/ty5q爱阅读

单位:m/s或者是km/hy5q爱阅读

例题:书本25页y5q爱阅读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y5q爱阅读

练习:20m/s= 54km/h=y5q爱阅读

例题:书本24页y5q爱阅读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y5q爱阅读

2.匀速直线运动y5q爱阅读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y5q爱阅读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y5q爱阅读

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y5q爱阅读

平均速度:v=s/t 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y5q爱阅读

(三)课堂小结y5q爱阅读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y5q爱阅读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y5q爱阅读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y5q爱阅读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y5q爱阅读

(四)作业y5q爱阅读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y5q爱阅读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y5q爱阅读

(五)教学后记y5q爱阅读

测量平均速度y5q爱阅读

教学目标y5q爱阅读

(1)知识与技能y5q爱阅读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y5q爱阅读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y5q爱阅读

(2)过程与方法y5q爱阅读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y5q爱阅读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y5q爱阅读

③.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y5q爱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y5q爱阅读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y5q爱阅读

教学过程;y5q爱阅读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y5q爱阅读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y5q爱阅读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y5q爱阅读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y5q爱阅读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y5q爱阅读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y5q爱阅读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y5q爱阅读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y5q爱阅读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y5q爱阅读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y5q爱阅读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y5q爱阅读

【课堂小结】y5q爱阅读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y5q爱阅读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y5q爱阅读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y5q爱阅读

y5q爱阅读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y5q爱阅读

★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 九年级物理优秀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物理九年级的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范文参考y5q爱阅读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模板y5q爱阅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