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

来自 天天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模板Xdq爱阅读

你知道怎么写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吗?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一起看看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欢迎查阅!Xdq爱阅读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1

Xdq爱阅读

(一)学习目标Xdq爱阅读

1、知识与技能目标Xdq爱阅读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Xdq爱阅读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Xdq爱阅读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Xdq爱阅读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Xdq爱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Xdq爱阅读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Xdq爱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Xdq爱阅读

1、 重点:(1) 理解机构效率Xdq爱阅读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三)教学准备Xdq爱阅读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Xdq爱阅读

(四)教学过程Xdq爱阅读

一、引入新课Xdq爱阅读

小明家刚刚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Xdq爱阅读

二、进行新课Xdq爱阅读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Xdq爱阅读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Xdq爱阅读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Xdq爱阅读

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Xdq爱阅读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Xdq爱阅读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Xdq爱阅读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Xdq爱阅读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Xdq爱阅读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Xdq爱阅读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Xdq爱阅读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Xdq爱阅读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Xdq爱阅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Xdq爱阅读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Xdq爱阅读

提出问题。Xdq爱阅读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Xdq爱阅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Xdq爱阅读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Xdq爱阅读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Xdq爱阅读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Xdq爱阅读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Xdq爱阅读

(五)小结Xdq爱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Xdq爱阅读

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Xdq爱阅读

2. 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Xdq爱阅读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六)作业Xdq爱阅读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Xdq爱阅读

2、动手动脑学物理Xdq爱阅读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2

Xdq爱阅读

教学目标:Xdq爱阅读

1.识与技能Xdq爱阅读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Xdq爱阅读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Xdq爱阅读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Xdq爱阅读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Xdq爱阅读

2.过程与方法Xdq爱阅读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Xdq爱阅读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Xdq爱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Xdq爱阅读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Xdq爱阅读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Xdq爱阅读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Xdq爱阅读

(4)具有对现实生活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Xdq爱阅读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Xdq爱阅读

教学过程:Xdq爱阅读

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引入新课。Xdq爱阅读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Xdq爱阅读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Xdq爱阅读

实质:等臂杠杆Xdq爱阅读

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Xdq爱阅读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Xdq爱阅读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Xdq爱阅读

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Xdq爱阅读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Xdq爱阅读

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Xdq爱阅读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Xdq爱阅读

斜面:省力。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Xdq爱阅读

四.练习:一课一练。Xdq爱阅读

五.作业:P731Xdq爱阅读

六.教学后记:Xdq爱阅读

第三节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教学目标:Xdq爱阅读

1.知识和技能Xdq爱阅读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Xdq爱阅读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2.过程与方法Xdq爱阅读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Xdq爱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Xdq爱阅读

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Xdq爱阅读

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构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教学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教具:弹簧秤、小车、长木板、铁架台。Xdq爱阅读

教学过程:Xdq爱阅读

一、引入新课:Xdq爱阅读

1.引导:课文107页中的各种方法都能把沙子运到楼上,同学们由此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总共做了多少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多少功?各种方法做功是否同样多等问题。]Xdq爱阅读

2.引入课题: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二、新课教学Xdq爱阅读

(一)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1.组织讨论。找出各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用不同方法,人所做的功不完全相同,但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Xdq爱阅读

2.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了吗?Xdq爱阅读

人对沙子所做的功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桶、口袋所做的功是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Xdq爱阅读

分析: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即有用功始终都要小于总功。Xdq爱阅读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Xdq爱阅读

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Xdq爱阅读

提出问题: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0%吗?分析得出:使用机械时会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Xdq爱阅读

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Xdq爱阅读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1.阅读“斜面的机械效率”。了解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Xdq爱阅读

2.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和记录表格。Xdq爱阅读

3.完成实验的实验报告。Xdq爱阅读

三、课堂小结Xdq爱阅读

四、作用:110页1。Xdq爱阅读

五、教学反思:Xdq爱阅读

板:Xdq爱阅读

四.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Xdq爱阅读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Xdq爱阅读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Xdq爱阅读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Xdq爱阅读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3

Xdq爱阅读

(一)学习目标Xdq爱阅读

1、知识与技能目标Xdq爱阅读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Xdq爱阅读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Xdq爱阅读

(3)知道功的原理。Xdq爱阅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Xdq爱阅读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Xdq爱阅读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Xdq爱阅读

(3)学会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规律。Xdq爱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Xdq爱阅读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Xdq爱阅读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Xdq爱阅读

(3)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Xdq爱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Xdq爱阅读

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Xdq爱阅读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Xdq爱阅读

(三)教学准备Xdq爱阅读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Xdq爱阅读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Xdq爱阅读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Xdq爱阅读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Xdq爱阅读

(四)教学过程Xdq爱阅读

一、进行新课Xdq爱阅读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Xdq爱阅读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Xdq爱阅读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Xdq爱阅读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Xdq爱阅读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Xdq爱阅读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Xdq爱阅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Xdq爱阅读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Xdq爱阅读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Xdq爱阅读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Xdq爱阅读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Xdq爱阅读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Xdq爱阅读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Xdq爱阅读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Xdq爱阅读

二、功的计算Xdq爱阅读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Xdq爱阅读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Xdq爱阅读

功=力×距离W=FsXdq爱阅读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Xdq爱阅读

1焦=1牛•米(1J=1N•m)Xdq爱阅读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Xdq爱阅读

三、功的原理Xdq爱阅读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Xdq爱阅读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Xdq爱阅读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Xdq爱阅读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Xdq爱阅读

注:这里强调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不小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与后面的机械效率对应,指的是使用机械会做额外功。Xdq爱阅读

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Xdq爱阅读

(五)小结Xdq爱阅读

(六)作业Xdq爱阅读

动手动脑学物理Xdq爱阅读

附:课后总结Xdq爱阅读

Xdq爱阅读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案相关文章

Xdq爱阅读

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范文Xdq爱阅读

★ 苏科版机械效率教案模板Xdq爱阅读

刚刚初三年级上册物理考前总复习资料2025Xdq爱阅读

★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反思Xdq爱阅读

★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资料2025Xdq爱阅读

物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2025Xdq爱阅读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模板Xdq爱阅读

★ 2025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大全Xdq爱阅读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模板Xdq爱阅读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模板Xdq爱阅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