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

来自 灰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INL爱阅读

试卷试题INL爱阅读

一、选择题INL爱阅读

1.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是( )INL爱阅读

A.海南省  B.云南省INL爱阅读

C.广东省  D.台湾省INL爱阅读

2.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INL爱阅读

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INL爱阅读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INL爱阅读

3.下面4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 )INL爱阅读

4.中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INL爱阅读

A.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INL爱阅读

B.提高人口的素质INL爱阅读

C.实行计划生育INL爱阅读

D.晚婚、晚育、少生、优生INL爱阅读

5.在下图中的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 )INL爱阅读

6.下列各地区中,不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INL爱阅读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INL爱阅读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INL爱阅读

7.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INL爱阅读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INL爱阅读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INL爱阅读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INL爱阅读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INL爱阅读

8.我国由 个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 )INL爱阅读

A.50、90 B.55、85INL爱阅读

C.56、92 D.100、80INL爱阅读

9.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INL爱阅读

①地势西高东低INL爱阅读

②河流、湖泊众多INL爱阅读

③呈阶梯状分布INL爱阅读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INL爱阅读

⑤地形复杂多样INL爱阅读

⑥山区面积广大INL爱阅读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INL爱阅读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INL爱阅读

10.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INL爱阅读

A.大兴安岭 B.南岭INL爱阅读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INL爱阅读

11.在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INL爱阅读

12.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这样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是因为( )INL爱阅读

A.当地空气稀薄INL爱阅读

B.当地降水多INL爱阅读

C.当地昼夜气温变化大INL爱阅读

D.当地海拔高INL爱阅读

13.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INL爱阅读

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INL爱阅读

B.冬季全国普遍冷湿INL爱阅读

C.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INL爱阅读

D.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INL爱阅读

14.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INL爱阅读

A.鄱阳湖 B.洞庭湖INL爱阅读

C.太湖 D.青海湖INL爱阅读

1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INL爱阅读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INL爱阅读

B.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INL爱阅读

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INL爱阅读

D.中下游疏浚河道INL爱阅读

16.下列关于长江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INL爱阅读

A.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INL爱阅读

B.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良好,没有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INL爱阅读

C.长江治理投资大,航道长期管理良好,水位变化不大,内河运输居世界第一位INL爱阅读

D.长江下游的洞庭湖、翻阳湖湖面开阔,容纳洪水能力高,生态环境良好INL爱阅读

17.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因是( )INL爱阅读

A.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INL爱阅读

B.可再生资源被开采利用INL爱阅读

C.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增加INL爱阅读

D.可再生资源遭破坏或污染INL爱阅读

阅读有关“鄂西北与贫困同行”的一段材料,回答18—19题。INL爱阅读

没有树的地方就是谭山镇。所有的山上都没有树,稍微低一点的山都被开荒了,用石头垒起来的梯田,一层层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那情景就是一个“农业学大寨”时代“人定胜天”的绝佳版本!持续的干旱,那些依山而建的梯田,不仅没有庄稼,而且连杂草都鲜见。INL爱阅读

18.谭山镇干旱的根本原因是( )INL爱阅读

A.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INL爱阅读

B.该地处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INL爱阅读

C.该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INL爱阅读

D.缺少水利工程,灌溉条件差INL爱阅读

19.为了改变谭山镇贫困落后的面貌,应采取的措施有( )INL爱阅读

①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INL爱阅读

②在山坡上种柑橘,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INL爱阅读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INL爱阅读

④推广农业技术,鼓励农民种植中草药INL爱阅读

A.①② B.②③INL爱阅读

C.①②③ D.①②④INL爱阅读

2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INL爱阅读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INL爱阅读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INL爱阅读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INL爱阅读

D.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INL爱阅读

21.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INL爱阅读

A.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林业为主INL爱阅读

B.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INL爱阅读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INL爱阅读

D.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INL爱阅读

22.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INL爱阅读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也不少INL爱阅读

B.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我国耕地的分布也是南多北少,因此我国水、土资源配合良好INL爱阅读

C.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INL爱阅读

D.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黄河INL爱阅读

25.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有( )INL爱阅读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电站INL爱阅读

C.浪费水和水污染 D.全球气温变暖INL爱阅读

24.京九线的起止点是( )INL爱阅读

A.北京—九江 B.北京—九华山INL爱阅读

C.北京—九龙 D.北京—上海INL爱阅读

25.陇海线与京广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INL爱阅读

A.济南 B.徐州INL爱阅读

C.郑州 D.兰州INL爱阅读

26.以下我国商品粮基地中,均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 )INL爱阅读

A.三江平原、成都平原INL爱阅读

B.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INL爱阅读

C.松嫩平原、三江平原INL爱阅读

D.松嫩平原、鄱阳湖平原INL爱阅读

27.上海能源资源缺乏,但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依靠( )INL爱阅读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INL爱阅读

B.优越的气候条件INL爱阅读

C.优越的地理位置INL爱阅读

D.大量的海外投资INL爱阅读

28.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并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INL爱阅读

A.自然资源最丰富INL爱阅读

B.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INL爱阅读

C.交通运输最便利INL爱阅读

D.自然环境最优美INL爱阅读

29.工业城市沈阳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INL爱阅读

A.京津唐地区INL爱阅读

B.辽中南地区INL爱阅读

C.沪宁杭地区INL爱阅读

D.珠江三角洲地区INL爱阅读

30.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是( )INL爱阅读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位置优越INL爱阅读

B.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INL爱阅读

C.区内有香港、澳门两个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INL爱阅读

D.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INL爱阅读

二、综合题INL爱阅读

31.读“长江水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6分)INL爱阅读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INL爱阅读

①长江发源地 山脉;②长江注入的海域 海。INL爱阅读

(2)表示长江支流——汉江的是③④⑤⑥⑦中的 ;表示洞庭湖的是图中数码⑧⑨中的 (数码)。INL爱阅读

(3)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面积在不断缩小,可能的原因有 、 等。INL爱阅读

32.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4分)INL爱阅读

(1)这幅漫画揭示长江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INL爱阅读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INL爱阅读

(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INL爱阅读

(4)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INL爱阅读

33.五一放假期间,家住A省区的朱旬同学乘火车随父母到上海的姥姥家探亲,请回答下列问题。INL爱阅读

(1)朱旬同学所在的省区的简称 ,B山脉南测的地形区为。INL爱阅读

(2)朱旬一家乘火车经过的最便捷的铁路线为 线和 线。INL爱阅读

(3)朱旬同学在上海的生活有些不适应,请说出上海的气候类型和特征:INL爱阅读

气候类型: ,特征: ________________INL爱阅读

参考答案INL爱阅读

一、选择题INL爱阅读

1—5 A B A C A 6—10 C D C A B 11—15 B C D D AINL爱阅读

16—20 A D A D D 21—25 D C C C C 26—30 C C B B AINL爱阅读

二、综合题INL爱阅读

31.INL爱阅读

(1)唐古拉 东INL爱阅读

(2)⑦ ⑧INL爱阅读

(3)泥沙沉积 围湖造田INL爱阅读

32.INL爱阅读

(1)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INL爱阅读

(2)滥伐森林、破坏植被。INL爱阅读

(3)长江含沙量增加,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INL爱阅读

(4)保护现有森林,在上、中游种草植树,建立防止水土流失的护坡林,建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合理即给分)INL爱阅读

33.INL爱阅读

(1)新 青藏高原INL爱阅读

(2)陇海——兰新线 京沪线INL爱阅读

(3)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INL爱阅读

INL爱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相关文章:INL爱阅读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INL爱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带答案INL爱阅读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附带答案INL爱阅读

★ 八地理上册试卷及答案INL爱阅读

★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INL爱阅读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INL爱阅读

★ 八年级上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INL爱阅读

★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INL爱阅读

★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点INL爱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INL爱阅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